2020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友国教授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郑世林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上午8:30,张友国教授首先向全院师生做了题为“疫情对中国碳脱钩进程的影响”的学术报告。报告基于一个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动态CGE模型,分析了2020年至2035年基准情景和三种疫情冲击情景(较小冲击、中等冲击、较大冲击)下中国碳强度的变化,并评估了各种情景下实现既定碳强度减排目标的成本-效益。研究结论发现,疫情在短期内会减小碳强度降幅,这一影响主要来自技术效应。如果疫情冲击加剧,结构效应也将不利于降低碳强度。实现既定碳强度减排目标时,疫情短期内对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比较显著,但长期内各情景中的碳边际减排成本将趋同。进一步,疫情不会明显影响中国碳排放达峰时间节点,但将显著降低碳排放峰值。
上午10:00,郑世林研究员做了题为“Breaking the “Iron Rice Bowl”: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the Tenure-track System on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China”的学术报告。报告认为,传统的高校聘用制度,即从聘用时就给予教师永久聘用,而终身教职制度(Tenure-Track)需要通过研究成果审查,被人形象地称为非升即走(up-or-out)。近年来国内高校,尤其是在经济系,积极学习借鉴这个制度的机构越来越多。同时不难发现,国内高校教职人员在英文期刊上的发文量迅速上升。郑教授比较了传统和终身教职制度对中国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基本发现:终身教职制度确实显著地促进了国内高校在顶级和二级经济学领域英文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进一步的调查显示,终身制教授优先在高质量的外文期刊上发表文章,并寻求与国际学者进行更多的合作;此外,终身教职体系主要通过竞争,对非终身制教职人员,尤其是其中的非海归教职人员,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郑老师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了来自微观视角的论证和支撑,并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两位专家的报告紧扣时代主旋律和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主题,将深奥的学术原理解释得通俗易懂,展示了前沿经济学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也对如何凝练学术选题、如何开展研究,如何更好地使用计量手段等作了深入的诠释,对师生提高经济学研究素养及创作高水平作品给予了很大启发,赢得了我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下午2:30开始,两位专家针对学院研究生论文和部分老师课题申报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场辅导和交流。5位研究生首先各自汇报了所研究的主题及内容,并就存在的问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有效沟通与交流。两位专家针对学术论文的优缺点分别给予了针对性的点评,对部分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讨论充分。纷纷表示经过专家点评,明晰了改进方向,受益匪浅。两位专家还对部分老师申报国家基金项目的主题,内容设计等方面给予了建设性指导和改进建议。会上还讨论了学院学科建设及其他学术问题。
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绿色创新经济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经济-能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委、地方政府等资助或委托课题数十项。论著见诸《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Ecological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Energy Policy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胡绳青年学术奖、刘诗白经济学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郑世林,山东日照人,现就职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学术兼职为《产业经济评论》执行主编、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China Economic Review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课题50余项。荣获第四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中国信息经济学理论贡献奖、《光明日报》2017年中国智库成果奖等。
文、图:李静